提升工厂管理水平, 从流程管理开始

A、B曾经是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两家工厂,短短五年时间, A工厂持续飞速发展, 规模扩大了好几倍。而B工厂却一直原地踏步,尽管全体员工拼力奋斗,依然只是勉力维持。这样的场景我们见得很多。

 

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有很多原因,包括经营者的视野,产品方向的定位,销售策略的侧重,一些偶然的机遇,管理者的水平,等等。各种因素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,而管理水平,是所有优秀工厂都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。再优秀的战略,没有与之匹配的管理能力,也无法落地。

 

而流程管理是否到位,则是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。

 

 

什么是流程

 

为达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。 – 维基百科

 

一系列具有目的性、重复性及程序化的行动 – 司徒达贤(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)

 

流程是对业务流的一种表现方式,是优秀作业实践的总结和固化,目的是为了不同团队执行流程时获得成功的可复制性。 – 徐直军(华为公司轮值CEO)

 

流程的在各个行业都广泛存在,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流程例子:

餐厅:顾客下单 – 厨师烹调 – 上菜 – 买单

大学:招生 – 教学 – 考评

制造业的样板单:样板订单 – 原材料清单 – 缺料采购 – 回料 – 样板生产

 

在各种流程中,与生产销售有直接关系的,可称之为营运流程;衔接、掌控营运流程,或协助提升营运流程效率的,可称之为管理流程。人员的监督考核、资讯的产生与传递、各种会议的召开与进行程序,都属于管理流程。

 

 

流程在每一个组织内部都事实上存在

 

有些流程有严谨的书面规范,有些则只是习以为常的作法,任何一个组织中,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流程。

 

这些流程之间,或有主从关系,或互相衔接,或互相平行。组织经由流程,才能将成员的行动结合在一起,进而与组织外部的顾客及供应商等,产生有意义的互动与互惠。

 

但不论其正式化程度如何,都不影响这些流程的共同本质:明确的目标,程序化,有角色参与,有信息传递,可重复。

 

 

流程化的好处

 

组织流程化的好处显而易见,有如下几点:

 

1. 固化问题处理方式,减少随意性。

2. 减少审批,加速处理。流程的存在,就是要针对符合授权的事情,快速的让它通过。

3. 减少犯错误的可能性。通过固定的评审,复审环节,暴露和发现问题。

4. 是一种沟通的机制。有了固定的流程,不爱沟通的员工也要参与沟通,不能躲、省 。

5. 减少对人的依赖。流程的固化会自然产生相应的记录,任何人员的流动和变化,都不至于对组织产生巨大的冲击。

 

6. 防止被抓漏洞。

 

而不合理的流程会影响客户对组织的印象。例如饱受诟病的许多医院的就医流程中,挂号排一次队,交费又排一次队,就是很不合理的流程,早该优化。

 

 

流程实施的形态

 

流程在各个组织中存在的形态多种多样,主要有:口头,纸面,邮件电子化,系统电子化等四种。我们重点谈一谈系统电子化流程的优缺点 。

 

系统电子化流程的优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

 

1. 异步:无需见面,随时、随地可查。

2. 环保:无需打印,保存档案。

3. 统计、管理、追溯方便。

 

系统电子化流程的缺点也不少:

1. 开发、部署成本高。

2. 人员需要学习。公司人员素质高低不齐,有些员工可能难以适应。

3. 缺乏灵活性。电子化就是要固化,遇到某些特殊场景可能就无法灵活适用。

4. 优质的电子化系统不好找,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处理,还得回归纸面。

 

 

流程的设计和优化

 

流程的设计应当按照“所有工作活动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”的原则,通过如下步骤进行:

1. 显式固化:每个步骤有明确的前置条件,有明确的处理人,有明确的输出。

2. 配套考核:对于流程的处理成果、时效、投诉等方面进行考核,考核的结果,必须应用到个人和组织绩效、奖金评定等工作中。

3. 保留记录,建立档案,随时可审计、回溯。

4. 与授权相结合,授权也要显式固化,对于授权范围内的工作,确保快速通过。

 

 

流程化组织建设

 

科技界的公司对于流程都很重视,像通用电器从一开始就以简化运营流程、提升组织高效执行为主要目标,而华为公司更是明确提出来,业务运作要流程化,甚至于组织的建设都要流程化。

 

如下为华为公司轮值CEO徐直军对于”流程化组织建设”的解读,非常深刻和到位:

 

华为:流程化组织建设

 

公司从十多年前的IPD、ISC变革开始就在向这个目标在努力,当前在开展的IFS、CRM变革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。为了实现流程化组织建设

1、首先流程必须服务于业务场景。

我认为流程化组织建设的目标可以分解为:价值创造流程简洁高效、组织与流程匹配运作高效、管理体系集成高效、运营管理卓越、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与契约交付的项目文化已经形成。

 

流程描述的是业务流, IT承载和使能的是业务流,数据是业务流中流动的信息,质量要求依附于业务流,质量管理基于业务流,运营也是基于业务流开展。

 

我讲过两个案例,其一是我们的ITR流程(网上问题处理流程),以前根本不关注客户,所有的问题定级都是基于不同产品不同问题来进行技术等级定级,然后相互吵架,吵得一蹋糊涂,其实问题是从客户那里触发的,客户是最急的。我们不去关注问题对客户的影响,以对客户的影响来评价级别,而在内部吵。以前所有做过研发的都和GTS吵过(因为研发有这个考核指标)。

 

后来网上问题处理流程和IT系统最大的改变是:以客户对故障的定级来定级。客户很清楚其有多少用户被影响了。通过数量、时间、重要性三个要素来定级,根据这三个要素分几档,自动就定级了。然后所有的IT,所有的流程都围绕快速去知道网上发生的问题、快速解决网上问题,所有内部考核的事情先放在一边。流程和IT系统先解决这个问题,然后能考核就考核一下,考核不了就算了。流程IT系统支持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,知道网上发生的问题,升级上来,快速去解决,其它一切都要让位于这个目的。

 

另外以前我们把流程和部门捆死,使得我们很被动:部门说改就改,部门一改就得改流程。我们现在流程设计的新思路,是在流程里看不到部门,不与组织直接挂钩,在流程里只定义角色,组织要来承载流程角色。我们强调流程决定组织,就是组织首先要承载流程里面定义的各个角色要履行的职责。

 

数据是在流程中跑的信息。工作中常见的现象是信息的入口没管理起来,使得进到流程中的是堆没用的东西,流程是通的,但因为里面的东西没有价值,从而流程也是没用的。信息很关键,一定要把住入口。

 

IT是用技术手段把流程承载起来,是用技术手段来固化流程,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。在IT中跑的是固化的流程,本质上跑的是业务。没有IT支撑的流程容易成为一堆纸,难以执行。当然不是所有流程都要借助IT,只有用的人多,有效率问题才用IT。如果只是一个部门二三十个人在用,也不一定要借助IT。

 

最后,核心的核心还是要问我们自己:我们到底是流程的奴隶还是流程的主人。如果我们是流程的主人,那么流程就不是身外之物,不是被动要求的,我们就会主动建设、优化和推行流程。同时,也只有正确理解业务流、流程、IT、质量、运营之间的关系,才能更有效地建设流程、遵从流程,在流程中构筑质量,并通过IT固化流程,有效落实企业管理的目的是流程化组织建设。

 

结束语

 

华为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高,集结十几万人的力量,在全球市场一路高歌猛进,让中国人引以为傲。这与他们长期以来投入重金进行的管理变革密不可分。

 

而我们一般的制造行业的公司和组织,不太可能花十亿美金请来IBM的顾问帮我们打造一款研发流程,那我们可以向华为公司学习什么呢?我认为,首先学习华为的LTC流程(从销售线索到回款)。后面我会用另一篇专题文章来解读LTC流程。

 

 

本文作者:杨觅,六米软件创始人,工厂可视化管理倡导者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